你所在的位置:玉溪市第二人民医院 > 医护天地 > 精神与心理卫生 > 信息正文

疾病预防 精神与心理卫生 老年病预防 医护常识 患者园地 护理天地

关注我们的心理健康

作者:玉溪市第二人民医院 发布日期:2010年01月03日 信息来源:玉溪市第二人民医院 收藏 点击量:

关注我们的心理健康
      一十世纪四十年代,瑞士心理学家荣格针对西方的精神状况断言:“我深信,心灵的探对必将成为一门重要的科学……这是一门我们最迫切需要的科学,因为世界发展的趋向显示:人类最大的敌人不在于饥荒、地震、病菌或癌症,而在于人类本身。因为就目前而言,我们仍然没有适当的方法来阻止比自然灾害更危险的人类心灵疾病的蔓延。"据WHO有关资料显示,自杀率为20/10万即为自杀高发人群,在我国自杀率初步为22/10万,每年自杀死亡的人数约30万o各类精神疾病的发病率为13;47%0,五种精神疾病的社会总负担占18%。不幸的是被其言中了!
青少年为什么会产生心理障碍
      青少年心理障碍产生的因素很多,主要有社会文化因素和个体心理因素两种。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信息量急剧膨胀,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影响到了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心理和行为:为完成繁重的工作和学习任务,应付复杂的人际关系和面临各种挑战、竞争的压力进一步加大,使得青少年心理负担过于沉重。加之青少年个体心理因素的影响,如同样的环境,同样的刺激,不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反应模式,在与不良社会因素交互作用时,易导致心理失衡。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因适应不良而产生各种心理障碍。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经验证明:随着工业行为问题的不断增加。不仅成为精神卫生问题,同时也成为了社会问题。我国目前情况也大致类似,据有关资料披露:全国约6亿人存在有心理问题,而90%的心理问题人群没有得到专业医院的治疗或帮助。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
      智力正常,情况稳定,意志健全,人格完善自我评价正确,人际关系和谐,适应能力强及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等。
走出心理治疗误区
      随着科学的发展,心理治疗已成为当今社会各界人士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朋友谈论的热门话题。但不少人望文生义,根据“治疗”联想“疾病”的惯性思维,认为心理治疗的对象仅仅是有心理疾病的人。其实,心理治疗的服务范围很广,既包括有病的人,也包括正常人。又涉及许多的领域,如教育、医疗、商业、司法等。内容较多,如发展、学习、升学、就业、工作、人际关系、家庭和婚姻等。
如何面对心理医生
      人们基本能接受这样一个观念:有心理问题要去寻找心理医生的帮助,从他们那里可以得到去除心理障碍的有效方法。被心理障碍困扰的人们,除了渴望治疗的动机,能找到专门的心理治疗机构外,在就诊中应注意避免一些认识和做法上的误区,才能使心理治疗给自已带来效果。
      有些朋友四处奔波,一心恳求名师指点迷津,却未能专注地进行过系统的咨询和治疗,常见一些求治者这样表示自己强烈的治疗动机:他已经跑过几个城市的大医院,在何时何地拜访过某些心理界的权威人士,但症状改善不明显。当您询问名医的治疗要点时,常发现求治者一般说不出更详细的内容。为什么呢?原因是“蜻蜒点水”的求医方式不可能使医患双方深入地认识心理症结,咨询者也缺乏理解、吸收和实践的过程。求医也同购物一样可以“货过三家”,特别是心理医生开的“药方”合不合“口味”,须经过选择和试验。当您最终选定某位治疗师时,重要的是静下心来配合医生去做该做的一切。有的朋友不能接受心理问题的解决是个渐进的过程,渴望“速战速决”。然而期望值过高“求胜”心切,会妨碍对消除心理问题所采用方法的关注。缺乏耐心和韧性都是不容易收到成效的。常言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冰冻三尺,非一日之
寒。  
       有的朋友咨询时只顾诉说各种各样症状困扰的痛苦,而无法专注地与心理医生进行交流。他们的表现是:谈起症状滔滔不绝,不厌其烦地描述各种细微的感受,而一旦进行分析指导,注意力便不能集中,也不能随之深入,不能思考治疗者的提示,缺乏“呼应感”。一个无法深入下去的治疗怎么会产生应有的效果呢?有成效的心理帮助过程,决不会仅仅停留在对症状就事论事的解释上,而是由表及里,寻找根源。
      心理疾患往往是长期蓄积而成的,治疗起来不仅需要时间和过程,更需要咨询者自身付出努力。有的朋友不太注重自身的努力,繁衍或拒绝完成作业。在心里帮助的过程中,心理医生除面谈澄清问题明确改变的方法外,还需要给求治者布置一定量的作业,通过他某些行为的变化,来减轻当事人的症状或一些不切实际的感受。这些作业也称为训练,是心理治疗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和很多疾病的治愈过程相同,心理障碍的去除也有一个巩固疗效的过程。初见成效之后仍需总结经验,力求心身恢复得更好、更稳定。切忌一有不适就找心理医生,稍有好转就以为“大功告成”,忘乎所以。
重视人际交往,促进精神健康
      精神健康要从小抓起,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但如何把孩子培养成精神建康的人,又是使许多家长一筹莫展的问题,同时也是社会问题。可以说,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精神健康的重要标志!那么,如何提高孩子的社交兴趣和技能?归纳起来如下:首先,父母给孩子做出榜样;其次,搞好亲子关系,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的独立自主性;第三是鼓励孩子,创造条件走出家庭,培养社交情趣,提高社交技能。
      美国精神病学会给儿童制定的“社会化”诊断标准很有参考价值:1、至少有一个同龄的朋友,并且友谊至少维持六个月之久?2、在看不到有么好处的情况下,能够主动帮助别人。 3、当做错了事,造成的明显的不良后果,但未被人发现的时候,能够主动认错。 4、辊人做了对他不利的事时,能够原谅别人,不指责,也不告状。 5、对朋友或同样的福利表示关心,或者能够分享别人的幸福和快乐(如为别人的生日、考试成绩、获奖等感到高兴,主动向别人祝贺)。一般说来,上述五条标准中,6岁以下儿童应至少符合一条;7-12岁的孩子应至少符合两条。      (贾敏)
移动平台扫描二维码查看

相关热词搜索: 暂无添加关热词!

上一条信息:如何做好精神病人的家庭护理

下一条信息:焦虑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