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玉溪市第二人民医院 > 医护天地 > 疾病预防 > 信息正文

疾病预防 精神与心理卫生 老年病预防 医护常识 患者园地 护理天地

5.18血管健康日降血脂类药物,您选对了吗?

作者:玉溪市第二人民医院 发布日期:2024年05月20日 信息来源:玉溪市第二人民医院 收藏 点击量:

 

IMG_257

每年的5月18日是全国血管健康日,呼吁人们重视血管健康,警惕动脉粥样硬化,护航美好生活。高脂血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形成多种心脑血管事件的主要因素之一。

IMG_258

我们常说的血脂主要是指胆固醇甘油三酯。血脂不溶于水,必须与载脂蛋白结合形成脂蛋白才能被运输至组织进行代谢,而脂蛋白又分为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等。目前研究证实LDL-C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致病性危险因素,所以,临床上也多采用LDL-C的值来评估ASCVD的风险。

2018年全国调查结果显示:在已患ASCVD人群中,降脂药物的治疗率为14.5%,而LDL-C达标率仅为6.8%,甚至更低[1]。这是因为不同人群LDL-C目标值随ASCVD危险分层的级别不同而不同,“汝之蜜糖,彼之砒霜”。而且,降血脂类药物品种繁多,不同降血脂药之间作用机制、作用时间、作用强度都有差异。

所以,面对不同ASCVD危险级别,您的血脂管理达标了吗?降血脂药选对了吗?

降血脂类药物如何选择?

他汀类药物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一线治疗药物,但除他汀类药物外,还有胆固醇吸收抑制剂、贝特类药物、抗氧化剂、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抑制剂等(表1)。

IMG_259

他汀类降脂药

IMG_260

我国血脂异常人群常用推荐药物为中等强度的他汀,大多数人对他汀耐受性较好。但任何一种他汀药物使用剂量倍增时,LDL-C进一步降低幅度仅约6%,即"他汀类药物疗效6%效应"[2],而且可能增加药物副作用的发生风险。

所以,为使LDL-C达标,应考虑与其他降脂类药物联用。大部分他汀类药物可在任何时间段每天服用1次,但晚上服用时LDL-C降幅可稍有增加。辛伐他汀和洛伐他汀,建议在晚餐时服用;普伐他汀,氟伐他汀建议在睡前服用。若他汀与贝特类联用,为减少副作用,建议早服贝特,晚服他汀

胆固醇吸收抑制剂

IMG_261

依折麦布主要是抑制肠道内胆固醇的吸收,可降低18%~22% LDL-C,但对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无作用。可晨服或晚上服用,轻度肝功能不全或轻至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均无须调整剂量。常与他汀类药物联用,两者联用可显著降低LDL-C的水平,两者不仅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还可以减少他汀的用量,降低他汀类的药品不良反应。其与氢氯噻嗪、苯巴比妥、叶酸及铁剂、洋地黄毒苷、甲状腺素、口服抗凝药等合用时会影响这些药物的吸收,应避免联用或间隔使用。

贝特类降脂药

IMG_262

贝特类药物如非诺贝特能降低血浆TG、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TC、LDL-C,升高HDL-C。贝特类药物可增强口服抗凝药的抗凝活性;与他汀类药物联合应用,可能增加肌病的发生,一般不建议联用。

PCSK9抑制剂

IMG_263

目前获批上市的依洛尤单抗阿利西尤单抗可显著降低平均LDL-C水平达50%~70%,还可降低TG水平26%,升高HDL-C水平9%。PCSK9抑制剂最常见的副作用是注射部位发痒和流感样症状。

降脂治疗过程的注意事项

对于非药物治疗者,开始的3-6个月应复查血脂水平,如血脂达到目标值,则继续非药物治疗,但仍需每6个月至1年复查1次血脂水平,长期达标者建议每年复查1次。

首次服用降脂药物者,应在服药4-6内复查血脂、肝酶肌酸激酶。如血脂达到目标值,而且无药物副作用,建议每3-6个月复查1次。

如治疗1-3个月后,血脂仍未达到目标值,需及时调整降脂药物剂量、种类或联合应用其他降脂药物。调整降脂药物种类或剂量时,都应在治疗4-6周内复查。服用降脂药物者应改变生活方式且必须长期坚持服药,才能有更佳的治疗效果。

综上,不同人群ASCVD危险分层的级别不同,对LDL-C的控制要求也不相同,导致在降脂药物的选择上也有所不同。所以,个体化治疗是降低ASCVD风险的关键。对于血脂异常者而言,管住嘴、迈开腿、坚持服药、定期随诊,是降低ASCVD风险的关键

 

 

IMG_263

   玉溪市第二人民医院微信小程序开展了线上问诊服务,近期有就诊需求的市民,可在小程序上线上问诊,同时也可在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上进行挂号、缴费、查看报告单等服务,避免排队,提高效率!扫码了解更多信息(门诊挂号、核酸开单、自助缴费、报告查询)

 

 

 

 

 

 

 

移动平台扫描二维码查看

相关热词搜索: 暂无添加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