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获得的荣誉之一。
玉溪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尹利德和部分科研人员在一起。
医院优美的环境,先进的医疗设备,为患者提供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
玉溪市第二人民医院始建于1996年,1998年底对外营业,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以神经、精神、心理卫生、老年性疾病为特色的具有综合救治能力的综合医院。近年来,医院坚持“人才立院、科技兴院、质量建院”的方针,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走内引外联之路,与上级医院和科研院所建立协作关系,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提升了医院的整体医疗技术水平和知名度,受到各级党政部门的表彰和患者的好评。
早老素基因突变研究 填补国内外空白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痴呆患者的发病人数将越来越多,根据推算,到2025年,我国老年痴呆患者将达1000万左右,这将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给其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负担。玉溪市第二人民医院凭借自身的学科和人才优势,集中优势力量,投入近10万元资金,历时三年,终于在2004年在老年痴呆症常见类型之一的阿尔茨海默病(AD)病因学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
据介绍,早在1996年,AD病因学研究就取得了重大发现,即AD发病与突变型早老素基因突变有关。早老素基因分为PS-1和PS-2,之前已发现PS-1有40余个突变点,PS-2有2个突变点。随着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对老年痴呆患者发病机制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尤其对PS基因的研究,国外研究报道较多,而国内相关研究还不多,而且对PS-1基因第6号外显子的研究还未见报道。
2001年,玉溪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生物技术室在国内率先开展对PS-1基因第6号外显子的实验研究。经过三年的研究,研究人员在PS-1基因第6号外显子上发现两个新的突变点,在国内外尚属首次。该研究发现为全面揭示AD的发病机制打开了新思路,对开展治疗药物的研究以及疾病的实验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研究成果先后有三篇论文在《中华神经科学杂志》、《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等在国内拥有最高水平的核心期刊上发表,并被世界卫生组织全球论坛报告交流、美国精神医学会会议报告交流。
中学生网络成瘾现状调查 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网络成瘾是新型的心理疾病,尽管网络成瘾尚未作为一种正式定义的疾病收录到诊断体系中,但是国内外许多心理学工作者已遇到数量众多的病例,玉溪也不例外。
2005年,玉溪市第二人民医院正式开展《玉溪市城市中学生网络成瘾现状调查及分析》的课题研究。在一年的调查中,第二人民医院精神二科对本市两所中学1303名在校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男生网络成瘾的比例为7.89%,女生为2.2%。具有网络不良使用的中学生心理问题严重,应给予积极干预。并提出了五条建议。一是对中学生进行疏导,学会合理安排计算机与网络使用时间,加强对网络和游戏机内容的监督、管理,组织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为青少年提供交流沟通渠道;二是对网络成瘾者进行适当的精神药物辅助治疗;三是对网络成瘾者进行积极的心理治疗和干预;四是对青少年进行学校生活技能教育;五是对网络成瘾者进行系统式家庭治疗。省、市专家组对玉溪市第二人民医院提出的课题《玉溪市城市中学生网络成瘾现状调查及分析》进行研究分析后认为:该课题为以后针对性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了依据,填补了玉溪市青少年心理卫生研究工作的空白。该研究获得了玉溪市2005年度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据介绍,玉溪市第二人民医院开展此项课题,旨在通过研究中学生网络成瘾现状成因、危险因素及人格特点、心理健康等情况,探讨对中学生网络成瘾者的预防模式、早期诊断干预模式,成立青少年网络成瘾症预防与矫治中心,使网络成瘾中学生在早期能够得到及时的心理咨询机构的专业帮助,早日回到正常的生活和学习中,使网络成瘾不再是严重影响中学生健康成长的隐患。
关注学校师生心理健康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因而学校师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也越来越受关注。
2002年,玉溪市第二人民医院医生杨顺英主持开展了《元江县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调查研究》,该研究旨在探讨乡村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