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玉溪市第二人民医院 > 新闻中心 > 院内新闻 > 信息正文

通知公告 医界新闻 院内新闻 视频中心 图片新闻

生命的拥抱-海姆立克急救法科普

作者:玉溪市第二人民医院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10日 信息来源:玉溪市第二人民医院 收藏 点击量:

日常生活中你是否经历过或看到过吃东西咽不下去又吐不出来,那种憋得难受要死的感觉?其实就是吃东西噎住了,用专业术语描述就是呼吸道异物窒息。

呼吸道异物窒息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边!

我国每年有大量的呼吸道异物窒息导致死亡的病例,根据中国资料分析,由意外损伤造成的死因中主要为意外窒息,占婴儿意外死亡中的90%,而导致窒息的主要原因就是气道异物阻塞,使孩子的呼吸完全不能进行。因此,意外一旦发生几乎没有入院急救的机会。

什么是噎食呢?

 

噎食是指食物堵塞咽喉部或卡在食管的第一狭窄处,甚至误入气管,引起呼吸窒息。通常在患者进食过程中突然发生,轻者仍有较好的气体交换,能够用力咳嗽,咳嗽时可能有哮鸣音;重者无法咳嗽、说不出话、呼吸困难、双手不由自主地以V字状紧贴颈部即海姆立克(Heimlich)征象,患者嘴唇、面色和甲床发紫,甚至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大小便失禁、呼吸和心搏停止。

 

老年人及婴幼儿童是噎食发生的重点人群。

 

容易引起噎食的食物:

 

判断是否呼吸道异物:

 

此时可以询问:“你被东西卡了吗?”,如点头表示“是的”,即立刻施行“海姆立克”手法抢救。如无这一苦恼征象,则应观察以下征象:

1.不能说话或呼吸

2.面、唇青紫

3. 失去知觉


 

什么是“海姆立克”急救?

 

“海姆立克”急救:是海姆立克教授于1974年发明的,它是一种运用于呼吸道异物窒息的快速急救手法。

亨利·海姆立克教授是一位资深的外科医生,他在临床实践中,被大量的食物、异物窒息造成死亡的病例震惊了。而在急诊的急救中,医生常常采用拍打病人背部,或将手指伸进口腔咽喉去取的办法排除异物,其结果不仅无效反而使异物深入呼吸道。这个发现,使他陷入了深深地思考。在他的不断思考中“海姆立克”急救手法蕴育而生。

海姆立克急救法具体操作如下:

一、清醒者

 

立位腹部冲击法:

1、抢救者站在噎食者背后,用两手臂环绕噎食者的腰部;

2、一手握空心拳,将拇指侧顶住噎食者腹部正中线肚脐上方两横指处、剑突下方 ;

3、用另一手抓住拳头,快速向内、向上挤压冲击噎食者的腹部;

4、约每秒一次,直至异物排出或噎食者失去反应;

5、若噎食者为即将临盆之孕妇或非常肥胖致施救者双手无法环抱腹部做挤压,则在胸骨下半段中央(CPR安压部位,两乳头连线中间)垂直向内做胸部按压,直到气道阻塞解除; 

6、检查口腔,如异物已经被冲出,迅速用手指从口腔一侧钩出。呼吸道异物取出后应及时检查呼吸、心跳,如无,应立即行心肺复苏术。

 

二、意识丧失者

 

仰卧位腹部冲击法:平卧,抢救者面对噎食者,骑跨在噎食者的髋部,一手置于另一手上,将下面一手的掌跟放在胸廓下脐上两横指处, 用身体重量,快速向内、向上有节奏冲击噎食者的腹部,直至异物排出 。检查口腔,如异物已经被冲出,迅速用手指从口腔一侧钩出。呼吸道异物取出后应及时检查呼吸、心跳,如无,应立即行心肺复苏术。

 

三、自救

 

自救腹部冲击法:一手握拳头,另一只手抓住该手,快速冲击腹部,或用圆角或椅背快速挤压腹部。在这种情况下,任何钝角物件都可以用来挤压腹部,使阻塞物排出。

 

 

 

四、儿童腹部冲击法(1-8岁):操作方法与成人相同。


 

五、婴儿救治法(1岁以下):

 

取坐位或单膝跪地,将婴儿俯卧于一侧手臂,手托住婴儿头及下颌,头部低于躯干,叩击婴儿背部肩胛之间,每秒一次,拍打5次然后翻转呈仰卧位,固定后颈部,两指快速、冲击性按压两乳连线正下方5次,每秒一次,直至异物排出。呼吸道异物取出后应及时检查呼吸、心跳,如无,应立即行心肺复苏术。

“海姆立克急救法”抢救窒息救活了数万人的生命,也称为“生命的拥抱”,海姆立克教授也因此被世界名人录誉为“世界上挽救生命最多的人”。

移动平台扫描二维码查看

相关热词搜索: 暂无添加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