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玉溪市第二人民医院 > 新闻中心 > 院内新闻 > 信息正文

通知公告 医界新闻 院内新闻 视频中心 图片新闻

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教育、倡导、立即行动

作者:玉溪市第二人民医院 发布日期:2024年11月25日 信息来源:玉溪市第二人民医院 收藏 点击量:

 

 

每年11月的第三周是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活动旨在提高公众对微生物药物耐药性的认识和了解 减少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的进一步发展,今年活动的主题是教育、倡导、立即行动。 

1.什么是抗微生物药物?

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抗微生物药物是指能杀灭或者抑制微生物生长或繁殖的药物,包括抗菌药物(青霉素,头孢呋辛,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等),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奥司他韦等),抗真菌药物(氟康唑,酮康唑等),抗寄生虫药物(阿苯达唑,甲苯咪唑等)等。

作为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抗微生物药物是人类对抗细菌、病毒、真菌以及寄生虫等微生物感染的有力武器。但随着抗微生物药物的滥用和过度使用,微生物对这些药物的耐药性逐渐增强,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

2.什么是抗微生物药物耐药?

微生物耐药是指既往可以抑制或杀死微生物的抗微生物药物,不在有效或者药效减弱。

就好比敌人(微生物)穿上了“铠甲”或者有了“盾牌”,让原本有效的攻击(抗微生物药物)失去了效果,从而导致治疗无效,可用的抗菌药物更加有限,而耐药微生物可以在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传播,一旦广泛传播,会出现越来越多难以治疗的感染,甚至可能引发全球性的公共卫生危机。

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全球公共卫生威胁之一。

3.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加强生活干预,防大于治: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多锻炼。

合理使用抗细菌药物:生活中很多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如80%以上的上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引起的,而抗细菌药物对这些病毒感染类的并没有任何帮助,盲目的滥用抗菌药物,长此以往会导致微生物耐药性增加。

足量足疗程,不要自行停药:不少患者症状好转就自行停用药物,这时残留的微生物会大量繁殖,导致疾病复发,从而反复用药导致耐药产生。所以请严格遵医嘱,足量足疗程使用抗菌药物,避免擅自增减剂量,换药或停药。

不要分享使用抗微生物药物:每个人的病情不同,随意分享可能让他人面临更大的健康风险。

抗微生物耐药性可能会发生在任何人,任何地方,只有我们共同努力,才能让微生物的“反抗”无处可逃!

 

移动平台扫描二维码查看

相关热词搜索: 暂无添加关热词!